
有些孩子脑子特别灵光,学东西快得像坐火箭,可偏偏对学习提不起劲。这是咋回事?其实,学校教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,就像让大学生去做小学算术题,干着没意思,自然就没动力。还有些聪明孩子只对理科感兴趣,觉得英语这种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太枯燥,学着学着就没劲了。
学校课程难度低,是个大问题。聪明孩子的脑子转得快,老师讲的内容他们一听就懂,甚至还能举一反三。可课程进度慢,内容简单,他们觉得没挑战,时间长了就容易走神,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。数据也支持这点: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,全国约30%的优秀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感到课程难度不足,学习兴趣下降。
兴趣不对口,也是拦路虎。很多聪明孩子喜欢数学、物理这种烧脑的学科,因为解题像破案,特别有成就感。可英语呢?背单词、记语法、练听力,这些活儿对他们来说就像嚼蜡。结果,理科成绩一骑绝尘,英语却拖后腿。2023年高考数据显示,偏科现象在高分学生中占比高达25%,英语是最常见的薄弱科目。
家长看到孩子成绩还行,但不上心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有的想给孩子报补习班,学点更难的内容。可孩子不愿意,觉得课外班更烦。专家说了,强迫孩子学不想学的东西,反而会让他们更讨厌学习。最好的办法是跟孩子聊聊,了解他们喜欢啥,愿意咋学,再慢慢引导。
孩子学有余力,不用太慌。有的家长担心,不趁早学更难的东西,孩子的天赋就浪费了。其实不然。学得快本身就是一种本事,这种能力就像存银行的钱,迟早能派上用场。等到学校课程难度上来了,聪明孩子自然能发挥优势,动力也会慢慢上来。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70%的学霸在中学后期都能靠自身能力迎头赶上。
但偏科这事儿,得重视。聪明孩子容易觉得自己理科好就够了,英语差一点无所谓。可高考不是只考理科,总分才是硬道理。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高考前1000名的学生中,90%以上英语成绩都在130分以上。英语拉分,排名就掉,聪明孩子也得吃亏。
咋办?得让孩子明白总分的重要性。家长可以跟孩子聊聊,考高分不是为了炫耀,而是为了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。比如,英语学好了,出国交流、看外国电影都不在话下。还可以拿身边的例子说事儿,比如隔壁家小明,数学满分但英语不及格,最后没考上理想大学。
学校和老师也得帮忙。有的学校淡化排名,怕给孩子压力。可对聪明孩子来说,排名反而是个激励。知道自己总分不如别人,他们才会想着补短板。老师可以多表扬全面发展的学生,让偏科的孩子有点“危机感”,主动去学英语。
家庭氛围也很关键。家长别老盯着孩子成绩,数落他们英语差。试着把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儿。比如,看英语动画片、玩英语学习游戏,让孩子觉得学英语不只是为了考试。慢慢地,他们的兴趣就上来了,动力自然就有了。
聪明孩子的学习动力,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。家长、学校、社会都得一起努力。关键是让孩子觉得学习有意思、有回报。未来咋样,谁也不知道,但给孩子点空间,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节奏,说不定就能跑得更远。你觉得呢?聪明孩子咋才能爱上学习?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